.

企業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媒體中心 > 企業新聞

中農立華:搭建全球農業作物保護市場的供應鏈價值平臺——獨家專訪中農立華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毅

作者:單東麗    |     來源:世界農化網    |     發布時間:2023-03-13     |     切換:簡體 繁體    |     字號:[        ]

在端牢中國飯碗、推動鄉村振興的國家總綱領指導下,中國農業和農資市場突破疫情周期,始終處于高速發展中。中國農資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中農立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農立華″)在全國擁有體系完整的銷售網絡布局和″一站式″的農藥供應平臺。隨著產品和服務體系的不斷壯大,公司發展迅速,行業領先地位優勢凸顯。近年來,中農立華依托國內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在國際市場的拓展中嶄露頭角,增長勢頭強勁。


作為國際農化行業趨勢和企業發展的觀察者,AgroPages世界農化網在本刊中特別邀請中農立華董事長兼總經理蘇毅進行了一次專訪。在以下的文章中,蘇總向我們介紹了中農立華的戰略優勢和定位,及國際業務情況,幫助全球農業價值鏈的參與者深刻認知中農立華的企業內涵。


中農立華董事長兼總經理  蘇毅


中農立華:農藥大國的農資流通″國家隊″


中農立華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大型農資流通企業,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下稱″中國供銷總社″)下屬企業,其第一大股東是中國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農資集團″),持股50.25%。公司是國家重點支農企業,承擔國家救災農藥儲備、新網工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試點等惠農政策項目。2017年,中農立華登陸A股資本市場,成為中國供銷總社旗下農資流通唯一的上市平臺。


圖片3.jpg

中農立華總部大樓


中農立華專業從事農化流通及植保技術服務和植保機械供應,其中農化流通及植保技術服務業務是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銷售農藥原藥、制劑及相關產品,同時面向種植戶提供作物健康解決方案,開展植保產品的使用技術指導、應用示范等服務。中農立華平均每年在國內開展的技術培訓多達1萬余場,服務農戶約800萬人次。目前公司涵蓋國際業務、聯銷業務、化工業務、作物健康業務、加工和分裝業務、植保機械業務六大板塊。


近年來,即便是在新冠疫情的沖擊和供應鏈安全遭受考驗的動蕩背景下,中農立華經營業績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35.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88.2億元,年復合增速為26.0%,銷售額在中國農藥行業排名第四。2022年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96.84億元,同比增長29.56%,全年營收預計破百億元。


中農立華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來源于其在國內建立的龐大而穩健的產品和服務體系,自2019年起,公司整合各方資源,聚焦和發力國際業務,這更為中農立華帶來全新的增長動力。


立華國際:整合外部資源 迅速推進全球市場布局


中農立華最早于2011年設立國際事業部(下稱″立華國際″),2014年通過設立愛格(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愛格″)積極開展海外農藥登記和出口貿易。2014—2018年是公司初入國際市場的探索階段,在這一時期,上海愛格在阿根廷、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多米尼加、玻利維亞設立6家海外子公司,探索并初步形成國際市場運營的商業模式,業務范圍覆蓋南美、非洲、東南亞、中東和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

2019年,面對海外市場對優質農資產品和專業服務日益高漲的需求,中農立華針對國際業務作出重要戰略決策,公司與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太陽股份″)合資設立新公司—中農紅太陽(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農紅太陽″),組建為一個以綠色農藥跨境供應鏈為主營業務的新平臺公司,至此立華國際事業部的架構更加完整和體系化。


微信圖片_20230313181007.png

國際業務組織架構圖


目前,立華國際業務板塊以上海愛格(立華國際)為運營主體,下設中農紅太陽,以及阿根廷、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多米尼加、新加坡和巴西7家海外子公司。


立華國際的發展,是以中農立華、紅太陽股份與外部投資者的產品資源為依托,整合了上海愛格和紅太陽股份的全球登記資源,及其在南美、亞太、北美、歐洲、非洲等地區的渠道資源,憑借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管理理念一致的運營團隊,迅速推進全球市場布局的進程,為全世界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農化產品和及時高效的服務。


立華國際當前業務主要集中于拉美、北美、亞太、非洲、東歐市場和跨國大客戶,銷售規模居前的國家包括巴西、阿根廷、美國、俄羅斯等在內的全球重要農業國,以及尼日利亞、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巴拉圭、印度、印尼等發展前景廣闊的地區。


針對不同的地區特點,立華國際采用不同的商業模式來進入市場,在東歐、北美、非洲和亞太等地區,公司通過支持登記出口原藥或者制劑產品,與不同規模的區域型進口商或本土進口商達成合作。在南美和中美地區,公司以支持登記為主,同時通過把已獲證的自主登記授權給進口商和分銷商,實現立華國際部分自主登記產品的銷售。


通過充分挖掘內外部資源優勢進行整合打造,立華國際已在以下五個層面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競爭優勢:


產品優勢:形成品種豐富、工藝技術較為先進的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三大品類254余種高品質產品銷售。聚焦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三大類農藥,銷售過億元的大單品4個。公司滅生性除草劑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前列,其中百草枯占國內百草枯出口額的1/3左右。


市場準入優勢:2014年立華國際開始進行自主產品登記,先后在16個國家開展登記工作,目前公司持有海外農藥產品登記證將近1500項,其中自主登記證約占15%,位于行業前列。在登記門檻高、市場潛力大的巴西,擁有30余項自主登記,包括近10項制劑登記,另有正在開展的產品登記60余項,快速打開重點市場,市場先發優勢突出。


客戶優勢:公司與遍布在五大洲90多個國家的近400個戰略合作伙伴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具有穩定的客戶資源。立華國際認真做好客戶的采購和銷售顧問,深入了解客戶對產品質量、市場布局等方面的需求,利用自身對行業發展趨勢和信息的準確研判,優化供應鏈服務水平,提高與客戶的信任度和黏性。


服務優勢:中農立華擁有應用技術研發及檢測中心,同時擁有一支數百人的植保技術服務推廣隊伍,有著豐富的作物解決方案的積累及實踐經驗,可按照客戶需求在劑型研發方面提供及時高效的技術支持,可為國際市場的劑型研發、質量控制、技術推廣等提供強大的后臺支持。


團隊優勢:立華國際關鍵業務人才--立華國際總經理張愛娟擁有超過18年的農藥國際市場開發和銷售經驗,團隊成員具有外語、植保、化工等相關專業背景及國際市場開拓經驗,熟悉境外登記法規、渠道建設與客戶結構,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


圖片4.jpg

中農立華常務副總經理黃柏集(右三)、立華國際總經理張愛娟(左四)及團隊成員在展會中與海外客戶溝通交流


基于上述優勢,從2020年至2022年,立華國際銷售額迅速增長,每年增長率保持45%以上,約占中農立華總營收的三分之一,2021年出口額在全國農藥出口企業中排名第九。


致力于成為農業作物保護市場的全球供應鏈價值平臺


在全球,局部政治和軍事沖突引發的能源和糧食危機影響猶在;在中國,三年新冠疫情宣告結束,中國生產和制造需在國際市場中塑造嶄新形象,重拾全球對中國供應鏈的信心。在這一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動蕩時期,中農立華將加強對產品、資本、技術、渠道、品牌等資源的整合,在供應端、市場端、風險防控端等各方面做好規劃,力爭抓住發展機遇,書寫好中國品牌。


從供應端,中農立華將進一步加強產品資源的開發,加大與大宗產品頭部制造企業、創新型制造企業、制劑研發和加工分裝企業、產業鏈優勢企業的合作,建立完善的供應商入庫、評價、審核、風控管理體系。中農立華將集合國內滅生性除草劑重點生產企業的產品資源,包含百草枯、敵草快、草甘膦、草銨膦及L-草銨膦等,著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滅生性除草劑的供應平臺。


其次是擴大與渠道合作伙伴的服務內容,除提供優質的農藥產品外,中農立華還提供專業的植保技術服務、種植綜合服務、名優農產品打造服務。


在市場端,中農立華將持續加強與B端客戶長遠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將在有獨特資源優勢的區域市場,探索C端自主品牌銷售創新模式和技術服務。同時將借助立華國際的銷售網絡優勢,幫助國內創制型生產企業拓展國際銷售渠道,成為中國新化合物在海外市場的拓展者。


中國農業的發展面臨著轉基因種子商業化種植開放等政策帶來的巨大機遇。種業是中國戰略性產業,種子是農業生產的″芯片″,作為國內農資供應龍頭企業,中農立華投資中農種業這一戰略舉措,也將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的延伸,實現″種子+農藥″協同發展的商業模式,將促進公司的業務實現跨越式發展。


行穩致遠,通過在上述中長期發展軌道上的穩步前行,中農立華將致力于成為農業作物保護市場的全球供應鏈價值平臺,通過對產品、資本、技術、渠道、品牌等資源的整合,賦能上下游客戶,協作全球作物保護行業生態共贏。


2023年,鑒于國際業務的快速發展,中農立華將對立華國際整體品牌進行全新升級和煥新。2023年3月20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中農立華將在″第二十二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同期隆重舉行立華國際品牌煥新發布會,屆時將向全球農業領域的參與者呈現和詮釋立華國際全新的品牌戰略和視覺形象,展現其本質和初心。


這將是精彩的突破,也是嶄新的啟程,中農立華歡迎各界朋友的蒞臨。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